“我們公司的竹板與別的廠家比,每平方米價格高5元,是先付款后發貨,還供不應求。”12月1日,永安市小陶鎮的華昌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陶宗京道出了其中秘密:合作的竹企要生產出口的竹家具,外方對竹家具的質量要求特別高,挑選優質的竹板成為至關重要的一步。
這家大山里的竹企業為何能底氣十足,與諸多國內大型上市竹企牽手,演繹出竹界傳奇?
曾瀕臨倒閉 又涅槃重生
陶宗京是江西奉新縣人。1999年退伍后,回到江西,拜他姐夫鄒華端為師,開始學習竹加工機械維修和企業管理技術。部隊錘煉了陶宗京做事一絲不茍的態度,別人三年時間出師,陶宗京僅用一年就掌握了技術要領。同年,鄒華端就創辦了一家專門生產竹地板的企業。
2005年10月,鄒華端、陶宗京看中永安豐富的竹資源,來到小陶鎮,與人合伙創辦華昌竹業有限公司,鄒華端擔任公司法人代表,陶宗京負責企業管理。永安華昌竹業有限公司是江西華昌集團的子公司。
毛竹市場風云突變。2005年4月,前期市場考察時,永安小陶的毛竹每尺9元,豈料半年后竟然漲到16元,而江西的毛竹每尺13元,竹地板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,利潤微乎其微。
2006年至2008年,全國竹地板生產企業日漸增多,競爭愈加激烈,永安華昌竹業瀕臨倒閉。2009年,鄒華端回到華昌集團總部工作,陶宗京臨危受命,出任永安華昌公司總經理,開始改革竹地板的生產工藝。
經過一番市場調查,陶宗京發現:同樣是一片竹地板,將竹條橫著拼接而成的竹地板與側著拼接的竹地板相比,價格居然相差一半,華昌竹業當時都是生產橫拼竹地板,所以沒有利潤空間。找到了問題所在,陶宗京日日守在機器旁,嘗試側著拼接竹地板。一遍、兩遍、三遍……也不知做了多少遍試驗,陶宗京終于將竹條成功側拼成竹地板,企業扭虧為盈,起死回生。
6噸叉車碾壓 竹板竟安然無恙
嘗到了技改的甜頭,陶宗京深刻意識到技術革新對竹企的重要性,他淘汰了不少老舊設備。
商場如戰場,隨著側拼竹地板市場的日漸飽和,2013年,永安華昌竹業不得不另尋出路,陶宗京看好竹家具板市場前景,萌生了生產竹家具板的念頭。
說干就干,可每片竹家具板比竹地板長,要想制作出精美的竹家具板談何容易?況且每片竹家具板的平整性要求更高,家具面板顏色不能有微小色差。起初,陶宗京與工人們加工了許多竹家具板次品、廢品。通過向同行朋友請教,不斷摸索,他們終于掌握了竹家具板生產技術。竹家具板一上市,訂單源源不斷。
“竹片粗刨后,一定要在5小時內進行高溫碳化,過8小時再進行高溫碳化,竹片顏色容易變暗,一旦顏色變暗只能用于加工竹家具底板,不能制成竹家具面板,價格相差甚遠。”陶宗京如數家珍地說。
精準把控每一道竹板加工工序,這是陶宗京堅持的原則。前幾日,央視7套《綠色時空》欄目記者到公司拍攝,記錄竹板加工過程。他打開了其中一段實驗視頻,只見工人將華昌竹家具板平鋪在地上,一輛重達6噸的叉車向其駛來,經過碾壓后,竹家具板居然安然無恙,讓人驚愕。
陶宗京告訴筆者,因為竹家具板的密度足夠大,才能承受6噸叉車的重力。
精益求精 攻克含水率難關
創業之路充滿荊棘。
竹家具板含水率控制在8%以下,一直是竹板企業占領市場的關鍵點。永安地處南方山區,空氣潮濕,含水率達20%以上,春天可能達40%以上。但是國內北方和歐美國家空氣干燥,如果在永安加工的竹家具板沒有控制好含水率,到北方或者歐美國家后,竹家具板易開裂、變形,將被退回生產企業。面對這一問題,陶宗京帶領工人反復試驗。
為了確保竹板到北方或歐美國家后,不變形、開裂。陶宗京想到一個辦法,先將竹條蒸煮,蒸煮后的竹條含水率過80%,達到飽和狀態,待竹條干燥后,接著進行碳化、烘干,當含水率達到6%至8%時,使竹纖維呈“空心磚”排列,鑄成“鋼筋鐵骨”,根本不用擔心會因為氣候差異引起開裂了。
永安華昌把竹板做到了極致,好竹板自己會說話,吸引了不少大型竹家具企業訂購竹家具板,生產出的竹家具進入全球知名的宜家家居賣場。宜家家居于1943年創建于瑞典,在全球3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80個商場,其在我國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廣州、沈陽等12個城市設立商場。